小婴儿刚出生,不能适应外界环境,夜夜啼哭,刚刚生产完的妈妈也没能好好坐月子,育儿经验丰富的保母推荐道:“给小朋友刮刮痧吧,刮出痧来,晚上才会乖乖睡觉!”究竟刮痧是个什么东西?
“刮痧医疗”是中国医学的重要组成之一,也是民俗疗法的精华项目。基于其取材便利、容易学会、操作简单、无副作用、适应证广、疗效显著……等等特点,刮痧自我疗愈在民间广为流传,深深受到大众的喜爱。特别是现今医疗费用居高不下,再加上养生观念越来越彭湃,“无病先预防”的保健方式逐渐受到重视,很多人开始学着用刮痧来进行居家自我护理。
流传千年的刮痧术 中医刮痧疗法的源头,可追溯到旧石器时代;在远古时期,当人们患上疾病的时候,不经意地用指关节或碎石片在身上刮拭、磨蹭、捶击,无意间发现竟然能使症状得到缓解,随着时间一长,自然就形成了“砭石治病法”,也就是神奇“刮痧”的雏形。
刮痧在古代曾经被称作“刮治”,一直到清朝才正式命名为“刮痧”,沿用至今。明朝医学家张凤逵认为,致病的毒邪由毛孔或口鼻进入,阻塞了体内脉络,让气血不通顺,导致林林总总的身体毛病。一旦健康出了状况,就可以运用刮痧器具在经络穴位上进行刮拭,直到出痧,使体内的痧毒随之排出体外,进而达到治愈疾病的目的。
“痧”的含义 所谓的“痧”,一方面指病症,是指因为外来邪气(痧气)或体内毒素(痧毒)导致经脉阻塞、气血凝滞而产生的病症;根据中医的“百病皆可发痧”之说,这些病症通常会出现一种“发痧”的现象,即在皮肤表层透出红色、紫色或黑色的痧点或痧斑,可以经由“放痧”(如刮痧等等)来治疗。
另一方面,在中医的名词解释中,“痧”还有其特殊的含义,就是运用刮痧手法刺激人体微血管后,出现的红紫色、暗青色类似“沙子”样的斑点;而这是痧毒排出体外的正常反应,会自然地慢慢消退掉。
坏“痧”是百病之根源
心脏运送血液到全身,还需要靠千千万万条微血管进行调节,而“痧”是人体循环过程中产出的瘀血及病理物质,它会阻碍气血运行、干扰营养素和代谢物的交流,进一步引发组织器官病变,由此可见,体内累积过多的痧毒,将形成诸多疾病,并且加速人体衰老。
“刮痧,就是把不舒服的各种病症刮出去。”用刮痧器具刮拭经络穴位,可使经络穴位处充血,局部微循环若是阻塞,便可以得到改善,随着痧的排出,患者会发现无论轻病、重病都得到了缓解,部分症状甚至能够直接痊愈,特别是疼痛性的疾病效果最为显著。
刮痧的医学原理
“刮痧”简单来说,就是利用边缘光滑的汤匙、硬币或专业牛角骨刮痧板,涂抹上具有某些疗愈作用的刮痧介质,在人体特定部位施以反覆的刮、捏、提、挤、挑,刮痧板向下施压时,会让阻塞瘀积的血液从毛细血管的间隙里渗出,停留在皮下组织与肌肉之间,成为深浅不一的紫色痧点、痧斑,也就是我们看见的“出痧”。
人体的血液与淋巴极其聪明,就像是清道夫,对于异物有辨识与排除的能力,刮出的“痧”会被身体视为异物给消灭,再透过尿液、汗水、呼吸等代谢作用自然排出体外。随着刮出的颜色渐渐褪去,这个排除毒素的过程叫做“退痧”。
通过此种良性的刮痧刺激,能达到排解毒素、去邪扶正、舒筋活络、祛风散寒、清热除湿、活血化瘀、消肿止痛、调整阴阳、增强机体抵抗力……等等优秀的医疗功效。
除此之外,经常性的刮痧保健,能让人体免疫系统时时受到锻炼,加快其反应速度,提升组织的创伤修复力,周期、规律地清理人体不必要的毒素、废物,达到维持生理健康的作用。